疫情以來,江油市始終堅持以“促就業、保民生、助發展”為著力點,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措并舉支持靈活就業。截至目前,江油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13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6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3%以內,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全市就業形勢穩定。
一、 定期組織招聘會,發布靈活就業崗位
江油積極開展“互聯網+就業”線上招聘春風行動,在綿陽公共招聘網、江油人才網、江油都市網組織網絡招聘會,發布本地企業用工信息,在河口鎮、武都鎮、二郎廟鎮等8個鄉鎮開展了送崗位下鄉暨就業扶貧精準對接活動,舉辦了2020年民營企業招聘月暨區域勞務協作大型現場招聘會、2020年“中小企業用工保障暨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企業進校園專場招聘會等為求職者和用工企業搭建橋梁。今年來,共開展各類線上網絡、線下現場招聘會共計41場,累計提供崗位4萬余個,達成意向性用工5943人。
二、 全力支持企業吸納就業
江油全面落實靈活就業支持政策,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和企業吸納就業, 2020年,為37家企業吸納無法返崗農民工、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重點群體96人發放一次性就業吸納補貼、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80.8萬元。
三、 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
及時對接省、綿陽最新的創貸政策,召開人行、財政、擔保公司、金融機構創貸工作會,明確新的創貸政策范圍和經辦流程,簽訂了三方創貸合作協議,將創貸支持金額個人提高到20萬元、小微企業300萬元,小微企業吸納人數比降低到15%(100人以上企業為8%)。截止目前我市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2筆1056萬元,帶動就業1406人。
四、 精準兌現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
積極助力畢業生求職創業,為市境內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2021屆畢業的學生,有求職創業意愿的城鄉低保家庭畢業生、貧困殘疾人家庭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殘疾畢業生、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特困人員中的畢業生,一次性給予每人15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共發放畢業生1427人、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14.05萬元,幫助初入社會的畢業生就業一臂之力。
五、 擴大失業保險支持范圍
按照上級部署,積極推行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開通線上申領渠道,審核時間控制在3個工作日內,最大限度方便失業人員領取待遇。截止10月底,全市失業保險金發放5638人次761.19萬元;為領取失業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參加失業保險繳費不足1年的、參加失業保險因本人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4222人次,1152.83萬元;發放臨時價格補貼11825人次109.27 萬元,有力支持失業人員就業。
六、 支持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保補貼
10月20日全面啟動2020年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報工作,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人員在實現靈活就業并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社保補貼。目前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預報名1048人,預計補貼資金270萬左右。
七、 積極開展青年就業見習
建立健全了支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參與就業見習的政策制度和工作體系,新增外國語學校、方特、蜀玉實業等三家青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建立青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18家,組織就業見習180人,已撥付就業見習補貼87.6萬元。
八、 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
為支持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深入開展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478人(其中臨時性公益崗位55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在全市77個貧困村開發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社會治安協管、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全市共開發農村公崗1087人,確保有勞動力家庭至少1人實現就業。(撰稿:魏澤云、王莉、趙偉 審核:蒲益 報送:江油市人社局)